6月24日上午,國家聯采辦在上海召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座談會,對第三批國家帶量采購征求部分藥品生產企業意見建議。據業內人士透露,默沙東、安斯泰來、諾華、優時比4家跨國藥企,以及上藥、齊魯、揚子江、華邦、華海、愛科、千金、石藥8家本土藥企皆參加會議。
在座談會上,國家聯采辦提出了“采購周期和中選數量、最高限價和差比價、串標、抗生素帶量采購比例、保證供應”等問題,聽取生產企業意見。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第三批國家帶量采購方案和執行時間表并未在會議現場確定。
54個品種報量全面啟動
6月23日,湖北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管理服務網發布《省醫保局在關于報送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品種范圍相關采購數據的通知》,要求地市醫保部門須于7月3日下午五點前完成本轄區醫藥機構報量數據的審核和上報工作,涉及54個品種、86個品規。據悉,遼寧、湖南等省份也同樣啟動了相關品種的報量程序,第三批國家帶量采購的序幕正式拉開。
在采購周期上,前兩輪國家帶量采購的執行方案都是采取了根據中選企業數量給予1至3年不等的時間周期,第三批國采大概率將延續此種做法。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4+7”試點城市在續簽時,根據市場競爭程度,對不同產品的不同廠家給出了1至2年不等的采購周期。這或將為組織方提供參考,從國家集采的執行落地出發,采購周期可能需要結合不同品種的采購量和中選廠家數量來確定。
中選企業數量的設定無疑是產業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國家帶量采購的中標規則也經歷了從“4+7”試點的獨家中標,到第二批國采的1至6家企業中標的演變。但此次納入集采的54個品種,涉及到的生產企業數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例如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可參與投標的藥企數量高達28家,舊規則是否適用仍需要采購方案制定者加以斟酌。
第二輪國家集采引入限價和差價比新規令產業印象深刻。在降糖藥大品種阿卡波糖的爭奪上,拜耳在四家企業的競逐中以出乎業界意料之外的最低價勝出,將報價最高的中美華東直接擠出中選行列,北京福元同時亦因降價未超過50%且比最低價高于1.8倍遺憾出局,最終只有綠葉制藥與拜耳分享市場。在業內看來,不同的差比系數可以直接決定品規的最終走向,此番差價比的數值設置同樣值得業界期待。
從湖北省報量清單可以看到,阿莫西林、莫西沙星等抗生素大品種在列。聯采辦在此次座談會上也和生產企業商討了關于抗生素帶量采購比例的問題。在“限抗令”和臨床合理用藥的指揮棒下,抗生素品種在臨床終端市場正在萎縮。此次進入集采名單,抗生素品種采購比例如何確定,才能兼顧臨床合理用藥想必是此次討論的焦點,業內也將繼續保持關注。
結余獎勵計算公式曝光
而近日在業內流傳的醫保部門將進一步做實結余獎勵機制也有了新的消息,或將對醫療機構的具體報量產生一定影響。
流出的招采醫保結余培訓課件給出的參考公式顯示,集采通用名藥品醫保資金預算將是約定采購量基數、集采前通用名藥品加權平均價格、統籌地區醫保基金實際支付比例、集采通用名藥品統籌地區參;颊呤褂昧空急冗@四大項內容的乘積。而醫療機構最關心的結余測算基數將在醫保資金預算扣除中選產品的支出、非中選產品使用金額后決定。
從參考公式可以發現,醫療機構所能獲得結余獎勵將與約定采購量基數、非中選產品使用金額密切相關,這也將驅動院方上報更為真實的使用數據。而由于對非中選產品使用量越多,院方得到的結余獎勵越少,非中選產品在院內必將不再受青睞,生存空間或將受到進一步擠壓。
在業內看來,醫療機構以往保守報量的方式將在新一輪國家集采中得到改變,相關品種的采購量可以拭目以待。湖北也在上述通知中提醒各地要高度重視數據填報工作,指出報量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醫療機構結余留用金額,要在充分了解“醫保資金結余留用”“醫保基金預付”等激勵政策基礎上,如實填報預采購量,確保填報數據真實、準確。
盡管第三批國采的具體細則還未最終敲定,但從此次座談會聚焦討論的問題也可以看到,國家聯采辦正在全力完善和豐富采購方案,避免重蹈前兩輪國家集采中出現過的問題。
有分析人士指出,本輪集采的規則或將偏向于更深層次的臨床用藥監管,毋庸置疑將對臨床醫院報量、企業報價、市場預期、區域選擇等方面帶來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