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談判砍藥價半數省份未落地 患者“跨省買藥”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醫藥網 2016-7-29 打印內容
由于乙肝是慢性病,目前沒有特效藥,確診后就需要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能隨便停藥,一個療程短則4年,長則終身。趙琦也給自己算了一筆賬:“如果替諾福韋酯吃上十年,她能省下10萬元,在老家可以交首期了”,她開玩笑說。
“這個世界不僅有房奴,還有藥奴。”乙肝患者N G O億友公益李超對南都記者說。
尹時光到了安徽某醫院,“醫生上來問我,我說最少也要開15瓶藥”。醫生起初不同意,說最多只能開半年的藥。尹時光解釋,自己坐火車是特意來合肥,幫自己和患者朋友買藥的,醫生也理解患者不容易。
后來,尹時光找“戰友”,拿另外一個身份證號再次掛號,這才開了15瓶藥,給自己7瓶,其他的帶給另外3個患者。
趙琦和尹時光在一個群里,只剩下9顆藥的她,本想托另一個降價省份的朋友幫她帶藥,因為不想麻煩同一個朋友。這下,正好尹時光出面,幫她解決了后面兩個月吃藥的困難。
追問
1、衛計委砍價 人社管醫保 降價誰負責?
不到一半的省份真正降價落地,這其實出乎了首次國家談判的牽頭者、國家衛計委藥政司的預料。
只有新疆將藥品納入了城鎮醫保
即使在已經將替諾福韋酯、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與至少一類醫保銜接的14個省份中,除新疆之外,其他省份都只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范圍,而城鎮職工與城鎮居民保險都未納入—醫藥行業稱之為“農村包圍城市”。
一個可能的原因或許在于,在城鄉醫保還未整合的省份,新農合是衛計委系統主管的醫保基金,而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的管理權在人社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25日,此前先期完成了城鄉居民醫保整合的8個省份(天津、上海、重慶、廣東、山東、浙江、寧夏和青海)都還未有所動作。原因是這些省份所有的醫保都由人社部門統一管理。上述省份一位衛計委藥政處工作人員坦言,“感覺自己沒有決定權力”,推動藥價談判落地“真的很難”。因為沒有任何一項醫保政策與談判藥品銜接,這些省份的降價暫時落空。
云南半個月為患者省下百萬
衛計委牽頭的藥價談判,新農合率先與之銜接,也在意料之中。由于是國家衛計委藥政司牽頭的談判,這項工作的落地要落到各省衛計委的藥政處身上。
云南在6月3日率先出臺文件,先期將談判藥品納入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合規費用報銷范圍。此后,海南、黑龍江、遼寧、廣西、江西、貴州、江蘇等地大體都沿襲了這樣的思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