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產業:2021年破萬億 機會在哪里?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7-5-4 打印內容
案例:上海“家庭醫養”實驗
上海市曾對家庭醫生是否能減少居家失能老人并發癥進行了研究,設家庭病床,配備以1名西醫全科醫師、1名社區護士和1名中醫醫生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施的方法如下:
全科醫生每周上門1次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體檢、換導管換藥、康復訓練,并開具醫囑、處方,對患者、家庭成員及護工人員進行宣教;
社區護士每周上門1次處理醫囑、做護理,并對老人做護理評估、傳授護理技巧等;
中醫醫生提供推拿、針灸等中醫適宜技術治療。
上述實驗案例進行了近一年的時間,得出的研究結論是:接受實驗的老人并發癥發生率下降,再次住院率減少,證明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與傳統社區醫療服務相比,既改善了社區患者的健康狀態,也減少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在國內,上海對家庭醫生的實踐已經成為了全國推廣模板。65歲以上老人免費享受健康篩查自選項目、基層就診醫保報銷比例更高、“1+1+1”的醫療機構組合自由就診等特色,都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了醫療服務便利、降低了價格。四月中旬,國家衛計委在上海召開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場推進會時,就稱要廣泛學習推廣上海等地區的家庭醫生經驗。目前,我國已有26個省區市推進家庭醫生服務,相信在全國的家庭醫生網絡逐漸建立起來之后,居家養老的醫療形式會更豐富多樣,更多新形式的醫療創業投資機會也會出現。
對于上門的護士、養老護理人員,在動脈網(微信:vcbeat)之前發布的《護士上門產業報告:全球市場總值將達3498億美元,中國市場尚在沉睡》一文中,我們提到“護士上門”的全球市場將在2020年達3498億美元,而中國在此方面的監管在放開、標準將形成、探索將更多樣化。這里所指的“護士”一是指有資質的執業護士,另一就是指受訓的健康護工。
山東南丁格爾護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內首家私立醫科大學——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原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校長王力一曾接受動脈網的專訪,表示目前國內的長期照護人員已變成一些家庭的剛需,但護工短缺、養老護理專業程度不足、離職率高的痛點會越來越顯著,政府和各養老企業也在以種種方式推動護理人才待遇的提升、能力的加強及受重視程度。這意味著專業養老護理培訓機構、上門護理企業的市場機會。
居家智慧養老產品
除了醫護人員的配備之外,以預防保健為主的“智慧養老”將形成居家養老保健的補充,即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為老年人服務,尤其是針對缺乏照料的空巢、獨居老人。《智慧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明確指出,在2020年前要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慧養老行業領軍企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