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帶量采購名單流出 仿制藥殺價或更猛烈
作者:時代周報 來源:時代周報 2019-12-6 打印內容
國家醫保準入談判剛剛塵埃落定,第二批藥品帶量采購已箭在弦上。
11月27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醫療保障局統計匯總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相關藥品采購數據,并于12月10日前報送至上海藥事所。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批帶量采購擬納入集采的品種范圍較首批的數量進一步擴大。
從業內流傳的《關于報送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相關采購數據的通知》來看,本輪帶量采購共涉及35個藥品,阿卡波糖、二甲雙胍、白蛋白紫杉醇、他達拉非等多個熱門大品種在列。
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南、廣西、湖南等多地醫保局已經公開發出通知,要求報送35個品種2018年度和2019年1―10月的實際采購量。這意味著,第二批藥品帶量采購已經進入實質籌備階段,啟動在即。
受此消息影響,11月29日,石藥集團(01093.HK)、綠葉制藥(02186.HK)、恒瑞醫藥(600276.SH)等相關藥企的股價出現大幅下挫。
“從當前的信息來看,這一批不僅納入集采的品種數量在擴增,每個品種參與競爭的仿制藥廠家也都比首批25個品種的更多,‘殺價’的幅度可能更加猛烈。”11月30日,華東地區某藥企銷售副總經理向記者表示。
集采品種大擴圍
藥品帶量采購擴大品種范圍此前已有信號。
1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下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時,要求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
會議首要強調,擴大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優先將原研藥與仿制藥價差較大的品種,以及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基本藥物等納入集中采購,以帶量采購促進藥價實質性降低。
在去年12月份完成的首輪“4+7”帶量采購中,共有31個品種被納入集采范圍,最終確認25個品種中選,阿莫西林、阿奇霉素、阿法骨化醇、曲馬多、卡托普利、阿奇霉素注射液6個品種棄標。
此次帶量采購再次擴大范圍,新增35個擬集采品種,上一輪棄標的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再次被納入。除此之外,還納入了二甲雙胍等3個口服降糖藥、安立生坦片等3個高血壓藥物、替吉奧等2款抗癌藥,以及多個抗生素品種。
如市場前期預期,阿卡波糖出現在此次名單中。這一品種在口服降糖藥市場一直占據較大份額,主要廠家除了原研藥企拜耳之外,目前只有華東醫藥(000963.SZ)和綠葉制藥兩家國產仿制藥企。其中,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銷售收入從2017年起就超過了20億元,一直是其當家產品。
讓市場頗感意外的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亦被納入此次擬集采名單,成為當中唯一的注射劑產品。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