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持續升級 原料藥產業迎來發展契機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2-2-25 打印內容
專利原料藥受下游驅動實現穩定增長
專利原料藥主要用于創新藥的生產。Evaluate Pharma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處方藥市場規模達9010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該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達6.4%。其中,仿制藥市場規模約740億美元,占比8.2%,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為5.0%;創新藥占比超過90%,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為7.9%,具有更高的成長空間。受創新藥市場份額增長的拉動,專利原料藥市場規模持續穩定加大。另外,全球產業分工細化推動跨國藥企轉變全產業鏈布局模式,將部分研發和生產環節外包,也推動專利原料藥加速發展。
產能加速轉移
中國市場的崛起和內部布局優化
中國市場在全球格局中供應份額加速提升。從全球來看,西歐、北美、日本、中印是原料藥的四大產區,當前正呈現兩個藥業務的制劑企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API+制劑”一體化是產業升級的方向。
因此,對于原料藥企業而言,關鍵是提升產品品質,堅守核心價值,在此基礎上向制劑領域延伸,探索優勢變現路徑;而對于仿制藥企業,則應主動向上把控原料藥資源,整合供應鏈以保持市場競爭力。雙向的延伸將導致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
區域卡位--環保、監管要求疊加成本壓力,推動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2012年至今,環保政策加速出臺實施,擠壓了原料藥企業的生存和擴張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后,大量原料藥企業關停,環保稅的實施也淘汰了大量落后產能。另外,《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進一步限制了沿海沿江地區醫藥項目的擴張,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強化長江經濟帶環境管控和優化產業布局,該地區多個省份隨之出臺的實施規劃中明確提出嚴格限制原料藥企業擴建,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采取關停等措施;同時,愈發嚴格的環境治理要求也增加了企業的環保支出,進一步擠壓企業利潤空間。
環保壓力疊加帶量采購等帶來的成本壓力,迫使原料藥企業布局轉向中西部地區。近年來中西部省份的重點城市已經多有落位,但這些城市同樣存在土地供應緊張、人力成本較高等問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預計原料藥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將進一步下沉,落到環保容量和土地資源較為寬裕的三四線城市。
對于企業而言,在環保容量和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要對重點區域進行戰略研判和提前卡位,除關注土地、政策、產業基礎等生產要素外,還需關注城市是否具備開放性優勢,以保留產業升級向海外擴張的空間,部分特殊經濟功能區是關注重點。而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承接產業轉移的核心是解決準入條件和成本控制問題,因為完善的專業園區環境以及產業配套建設是吸引企業的關鍵。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