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RO產業千億規模可期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1-17 打印內容
選擇做新藥的幕后“推手”而不是親自開發,譚凌實認為,平臺的意義影響更為深遠!耙粋初創的生物技術公司很難建立完整的臨床團隊。締脈的專業人員包括臨床醫師、臨床藥理學家、數據科學家、藥物安全與風險管理專家等等,用戶可以共享這些資源!彼幟骺档聢绦懈笨偛脳钋嘣浉嬖V記者,CRO服務在生物醫藥創新中的作用好比亞馬遜的云服務。自從有了云服務,創業者可以把后端的存儲和計算都委托給平臺,自己只進行產品開發,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創業的門檻。
正是看中了CRO在生物醫藥創新生態中的獨特作用,成立不久的締脈生物,在2019年10月獲得近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二級市場上的CRO企業也呈現高歌猛進的態勢,如在A股上市的泰格醫藥,2019年全年漲幅近140%。
CRO產業的高景氣度也吸引了各路人才的加盟。成立三年多來,締脈的全球員工數逾600人,60%以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1/5員工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
來自藥明康德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的逾19000名員工中,研發人員超過15000人。
景氣度有望持續 千億規?善
作為醫藥研發的上游,CRO的市場規模跟藥企的研發投入呈較強的正相關性。在政策的引導下,近年來我國很多藥企從以仿制藥為主轉向創新藥研發。來自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到2018年我國制藥研發支出的復合增長率為16.9%。預計2018年到2023年,年復合增速將提高到23.1%,給CRO產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來自締脈生物的信息顯示,這個平臺在兩年半的時間里,為全球80家用戶完成了200多個服務項目,其合作伙伴包括多家最前沿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企業。藥明康德的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億元、凈利潤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
天風證券的報告指出,當前全球新藥研發回報率持續下降,在成本持續上升、時間持續拉長的背景下,急需借助專業化的CRO來降本增效。隨著行業的發展,新興的生物藥企不斷出現,這些小規模創新藥企活躍在腫瘤和孤兒藥等領域,對專業化的CRO依賴度非常高。
“實際上,我們不僅僅是幫助藥企做試驗,還幫助初創企業搭建某個部門的架構,以及在國外持證人與中國被許可人之間牽線搭橋,這是一套被稱之為CRO+的模式!弊T凌實說。
天風證券研究員潘海洋在報告中指出,隨著CRO行業的發展,其不斷走向縱向一體化平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務。典型者如藥明康德,除了提供臨床前CRO(藥物研發外包)服務,還提供CMO/CDMO(藥物生產外包)服務,全產業鏈優勢使得藥企對平臺的黏性更強,發展空間也更為廣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