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醫藥代表新機會來了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3-6 打印內容
阿里巴巴借助非典疫情,培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實現快速增長;而新冠肺炎,或成為互聯網醫療的加速器,實現行業的發展新拐點,作為醫藥代表,有資源有能力,可以瞅準其中的風口,找到轉型機會。
多地發布政策,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
2月26日,武漢市醫保局發布消息,將微醫互聯網總醫院納入醫保支付,使其成為武漢首個納入醫保支付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
從26日起,武漢市的醫保重癥(慢病)患者登陸“互聯網醫院門戶”微信公眾號,即可享受線上復診,線上開放、醫保在線結算以及藥品配送的一站式服務。此外,重癥慢病患者不出門即可獲得必需的治療藥物,同時醫保基金能夠實現結算,個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
2月23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醫保局表示,為全面服務疫情防控和統籌做好日常醫療保障,包括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實行納入醫保支付。
2月21日,杭州開通了社區衛生服務的互聯網診療醫保在線結算,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的參保人員提供在簽約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復診及相關圖文、電話咨詢服務的醫保結算。
2月10日,浙江省醫保局在國內率先開通互聯網診療醫保在線結算。各地具有互聯網診療條件和積極性的醫院,向醫保部門提出申請,并在保證支付安全前提下,對網上慢病復診相關費用給與支付。
某種程度上,制約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最大問題是醫保統籌,如果互聯網醫療不納入醫保,僅靠民眾自費,難以支撐起互聯網醫院的發展,而疫情就是一個契機,培育用戶使用習慣的同時,也將互聯網醫療的服務手段納入醫保支付,其或會迎來新一輪增長。
據新華社統計,疫情期間共有10余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互聯網診療或線上咨詢,服務近千萬人次。
在線問診量激增,藥企要提前布局
多家互聯網問診平臺的用戶訪問數量在快速增長。有研究機構表示,疫情防控期間,醫院端的線上門診量以及互聯網平臺的咨詢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此次疫情中,用戶對于線上服務的接受度,醫院線上化進程、政策對于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支持程度,均呈現突破性進展。
有數據顯示,疫情之下,互聯網診斷已經達到了門診總量的10%。
對此,藥賦能科技CEO、第九屆中國醫藥互聯網大會主席邵清告訴賽柏藍:確實,疫情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14年-17年間,互聯網醫療的業務持續被資本看好,很多企業做了充足的準備,比如好大夫、微醫、平安好醫生這類企業,他們有非常好的服務能力,在消費者人群中有一定的口碑和基礎,也更容易抓住疫情中出現的機會。某種程度上,這次疫情的出現,會大大提升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滲透率。
上篇:
下篇: